这几个月过得挺慢的,在反复的自我发问中度过。
刚完成了与管理层的汇报,还算比较成功,包括运营线的老板,对这块的预期也变得高了一些,兄弟团队的事情也得到了支持。
但这并不能掩盖对信贷运营工作的一些方向性的疑惑,甚至我感觉为了大小团队的事情可以得到支持和加速,这次的汇报是起到了不那么“全域最优”的负向搅动。
本来是既想写认知,也想写判断的,但后面发现判断往往都是业务数据认知带来的,讲判断就算间接把业务情况也指明了。所以把判断部分都删除了,先干瘪瘪的写一些认知层面的事吧。
信贷转化的基础与效率
之前负责电商搜推时,虽然核心是搜推,但通过产品和技术影响力,掌握了全站70%以上的流量决策,所以实际运营的核心也在我这。对比两段工作经历,电商的转化运营和信贷的运营差距还是挺大的。
信贷运营在供需关系上,有"供应不可干预、需求不可刺激"的特点,这就与市面上ToC运营不同了,可以让80%的运营技巧失效。
互联网运营的常用手段:刺激需求,控制供应,左手连右边。像京东的3c和日百部门,直接是运营采购产品技术一体,就是让运营指挥采购、指挥流量。
对电商运营而言,客户有需求而我们有供给,这是最朴素的交易转化基础–供需。
但电商运营有大部分来源,是通过购物节/人传人/砍一刀等运营活动,刺激供需促成交易。供需或冲动消费都能促成交易转化。甚至在电商领域,由于CLV的考核机制难落地,导致做刺激性运营会远远比做供需运营(如复购)能更容易证明价值,也更能获得认可和资源。
而企业信贷领域完全不同,消费者会冲动消费,但没有法人/企业主会冲动贷款,信贷规模的理论上限就是由供需决定的,我们能提供200万的资金需求,市场有100万的资金需求,两者求最小值,100万就是供需匹配的上限,主动的转化运营并不能提升规模上限
这点电商可以通刺激性消费在周期内突破供需规模上限,同时如果做消费信贷贷,因为消费者冲动消费因素存在,主动运营也是有提升上限的功效的,但这里主要讨论企业经营信贷
信贷主动运营聚焦在提升转化的效率:如果说供需匹配上限是100万的规模,不施加任何影响干预手段,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比如3年5年,肯定是可以达到上限的。而主动转化运营的工作就是极大的缩短这个时间,比如3月5月,主动的转化运营不能影响业务转换规模的上限,而聚焦在业务转化的效率。
因为难以创造需求,供需变得关键,同业和风控决定了银行的供给(资金与额度分别由同业和风控产出,挺幸运同业/风控/运营,银行展业的三驾马车都做过了),而主动运营聚焦在转化的效率上。主要的手段是匹配与撮合:
匹配指对信贷供给与客户需求之间的识别和链接:某企业展业需要1万块,风管恰恰完成了对这个企业的评估,给出了适合的额度和利率,运营发现了这对匹配关系,并通过工具完成触客通知。就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流程,但也是可以做得非常深的流程。精确营销是个朴素的词,但在企业信贷领域是主要的工作空间且价值衰减很平缓。
撮合则是当供需之间有些许不匹配,通过运营从心理上或实质上消除缓解这些不匹配,使交易可以达成。如果上面那家企业预期利率是4%,但银行的风控只能出给5%的利率,那这笔交易是无法达成的。但通过主动运营,比如提供一张0.5%的免息券,那就有成功的可能了,这是运营工作的另一个工作空间。
上个月有家同业银行来集团给我们办理员工贷款,利率3.7%,没犹豫就变了,但在签合约时发现上面对方风控给出的是4.5%的利率,而运营部门直接用营销预算补了0.8%的降息,撮合完成了这笔交易。
动态营销定价有很多的创新和突破,但对于当于情况来看,感觉当下撮合运营的空间整体是有限的。
简陋又深刻的“择人择时”
从"匹配撮合"视角再展开,运营工作可以再拆解 择人、择时、择渠道、择内容、择权益 。既:找到需要用钱的企业在需要用钱的时点,用高效渠道以恰当的内容触达,并酌情是否需要搭配相关权益。
而信贷运营因为是以强需求拉动,难以创建需求,所以渠道/内容/权益我认为是可以弱化的:如果能及时发现某个企业主需要用钱,那一条平淡恰当的短信和一段场景视频短剧广告,对这客户来说效果差不多。注意这里说的是弱化而不是说不做,但不深卷的。
但择人择时方向,有足够的空间深入下去。 如果能先于其它银行知道某家资质不错的企业需要建一个新厂,那就在竞争中获得的前机。
这依赖对个体个例的感知和判断能力,背后则依赖数据及对数据利用能力(算法认知)。
同时在个体之上,叠加各类行业区域认知:“猪周期”、“苹果季”、农忙、服装周期、烟草进货特异周期、区域性节日… 能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竞争优势。
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户,他们的个体数据在信息世界里上出现的非常少,对于个体经营数据、行业化区域等中观数据的获取和认知能力,是银行在小微领域的决胜关键。
企业信贷运营的空间及考核
如果企业信贷主动转化运营,主要作用是提升转化效率,那评估某个时段转化运营的重要性就变得简单了。
当额度供给远大于信贷规模,或者额度供给增长速度远大于贷规模,那这个时候,就就当在运营上投放更多的资源。授信额度与贷款规模之间的差值越大,证明“转化效率”的作业空间就越大。
相反,如果贷款规模已经逼近授信规模了,那再卷运营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互联网产品讲究PMF,如果两者的差值非常小了,类比就是PMF已经到顶了,需要提升产品了。
由于ROI/ROE/CLV/EVA等多目标叠加,信贷主动运营每个阶段的考核往往很复杂,有时还需要结合复杂的静默干预实验才能量化,但考核其余额规模与授信额度之间的差值与比值,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
同时,是否要建立精细化的考核机制,也是需要权衡的。有时运转一个细粒度/高度科学的评估机制,让其转动起来的成本已经难以覆盖管理收益了,尤其在小公司,可能是巨大的管理成本。在业务快速动销展业期间,锚定上面说的差值指标,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谈品牌运营
现在我更加坚定的认为企业信贷运营皇冠上的名珠,就是品牌运营。
回想小时候看到一些银行的广告就很简单的一句:“做你身边最忠实的伙伴”。当时觉得这挺傻的,似乎啥也没讲,这怎么能转化带来交易?
信贷转化的基础靠供需,转化的效率靠运营,这定义里其实少了信任这一环。因为金融的严肃性,客户对于不可信的金融机构,是非常排斥(比如之前各类暴雷的、暴力催收的等等),这不像一件T恤背心,货不对版退货再买。信任是金融交易转化的另一个核心条件。
金融领域品牌运营品牌的传播,不仅能带来自然流量,在客户间扩散传播。也能建立信任链接,消除信任壁垒。渣打银行在08年金融危机时,打出“陪你度过最黑暗的时刻”的广告语,对于陷入经营危机的各个企业主来说,应该是有相当大的心理震撼的。
虽然大家都说品牌运营不是产研的活,但还是没忍住找了好几本品牌运营的书来说。做工程出身,不相信有银弹,但品牌运营这东西,就像一颗银弹一样横躺在运营领域,让人忍不住想看看。
回到供需
结合当下疫情反复,小微企业用钱需求增长,风险也增加。做好供给端(同业资金、风控授信),尤其是做好小微风控、行业化风控,才是小微银行当下最需要的能力。
我们这么一个人口大国,靠国企大企业养活十多亿人是不可能的,得靠小微企业/个体户。而传统银行只做国企大企业(风险低、规模大),他们的模型评估不了看不见小微企业,需要有一家银行为他们服务,这是我非常相信的故事。
说扶持小微太傲慢的了,说服务小微太矫情了:对于小微企业,经营获客的困难远大于流动性困难。但能在流动性侧帮到一点忙,也是可以一辈子吹牛的了。
转化的基础是供需、企业信贷不能创造需求、个体+行业化区域化认知能力是小微信贷的决胜能力。
写在最后
-
文字里隐掉了不便说的判断和疑惑,因为这些疑惑,已经连续推迟了好几次把团队划给我的事项了,我还想再推迟一段时间(但可能有点难再推了),让我再以比较轻松的方式思考论证下去,也希望当我面对我的团队时,对他们讲出来的话都是我坚定相信的东西。
-
同时,在这段时间的交流和思考中,我确定了我身上有比较突出的产品(PD)特质。技术是爱好,架构和管理是工作,但产品思维和能力,可能是我当下阶段解决问题最需要的工具。现在找到了一个可以偷师的产品高管,挺好。
-
最近和算法部门大TL最近一起聊了一下,虽然很客气但对于将运营引向这个方向,还是表达了一些苛责(还没有到不满)。我和他相信的方向认知是一致的,希望将这块规整好后,能再另一头碰头合力。
-
另外最近看了信通院发的企业数据化营销评估模型,我们再干一段时间,规整规整,感觉可以冲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