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善良、可激怒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括性的说法,是在古典老师的《跃迁》一书中,具体的解释可以参考相关的资料,这里我就更多从个人视角表达一下自己的实践和感悟。
简单:优先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想事、行事。
善良:遇到不理解或者模糊的事时,优先从善意视角去理解对方的意图。
可激努:当善意换回的是欺骗时,要直接恰当的传递不满及愤怒,在不过界的原则下实际行为进行表达。这既是对欺骗者的回应,也是对自身的行事规则的传递。
这三者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提升循环,我受益颇多:
首先,我推崇做一个有明确开关的人。常给团队里“不善交际”的同学推荐这个方式,做个简单的人,并把这个“简单”的规则向环境内的参与者广播:我只有两个开关,如果你按合作这个开关,我将全力真诚配合;如果你按欺骗戏弄这个开关,那我会明确表达不合作甚至反制。
因为行事规则明确,需要你的人,会纷纷按下合作的开关,甚至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因为行为是明确的,不确定性小,“黑暗森林”中最受人喜欢的是确定性。而意图欺骗戏耍你的人,也会因为你明确的可激怒规则,绕道或改变策略。
同时这也是一种减负和保持专注的方式,工作中会遇到阶段性难解释的人和事。见过一些同学在遇到不能理解事时,喜欢用“办公室政治”来逃避,认定对方腹黑、摔锅或者另有所谋。要么轻率的选择【不合作】,要么陷入阴谋论的迷宫里迟迟不动身。 不如试试尽早的选择简单善良并付出配合行动。即便被欺骗了,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完成了一次判断力的提升、多认清了一个协作者。可以对下一次工作时的判断过程做优化。
拉长到职业生涯,这种迭代成本是几乎可以不计的,被骗一次,没什么大不了。 同时以个人经历来说,技术公司绝大数多还是善良的,未遇到过难接受的腹黑阴谋。可以更加正向和善意的看待未知的协作。
简单善良可激怒,是一种低效但稳定的迭代机制,尤其适合技术型性格的人采用,就像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一样,笨、慢,但支撑有效了医学的长期迭代而不是走向歧途,行稳致远。
作为曾经一句话都不愿多说、能少一次协作就少一次的我来说,这是最核心行事指导,既获得了能力和判断力的迭代成长,也收获了很多靠谱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尤其需要说明,这是一条对上级、平级、下属三类关系中,都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刚进职场时既在无意识下的选择这种模式,当从古典老师的书上看到这条总结时非常有共鸣,推荐给所有同为低情商的技术同学。
一技之长,实心用事
作为技术型从业者,赢得同级和下级信任最简单的方式,既是有超越的一技之长,比如:别人调试不出的bug,你能找出来;别人搭不起的一个框架,你能跑得通;他不做秒杀方案你能做….
在初期技术本身的能力帮助我赢得了不少的信任,也建立起来更进一步的基础。技术同学往往是简单的,你能在技术上有特点强点,技术同学就容易服你。
除了在技术线,在产品、运营等其它职能岗位中,也获得了不少的信任和支持。 我也经常跟他们开玩笑“我长得也不好看、做事不八面玲珑,为什么你们当时选择支持我”。 得到答案很简单,找你能解决问题,或者至少你会努力解决问题。
我目前有很多合作伙伴有一些确实是一开始就对上眼了,这是缘分不可控。有一些朋友,则是在一开始时只是单纯想解决工作问题找到我。针对第二种,有甚至有看似更负面的解释:“大家要利用你”。我对这个解释非常开放,首先从结果上来,大家最终成了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关系;然后从过程中来看,成为一个可以被利用的人的前提,是这个人是有价值的,这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机会的提供。 目前我对职场中“利用”这个词的认知是完全正面积极的。
“自砍一刀”
这一条来自我阿里的师兄,我在协作中尤其是在处理协作矛盾中非常受用。
在我看来大多数时候 ,技术线协作因为分锅和分功出现问题闹掰的协作我也见不过少,而“分锅”是比“分功”更难的事情。
不管是项目过程中的问题、还是结果上出现问题是普遍情况,造成的原因往往是多方的,只是责任轻重不同。这种情况我推崇优先承认我方的问题,之后再对对方的不足也提出讨论。
首先是要承认,不管是占主责还是次责,不要怕或逃避。当一个项目最终成了后,这中间所有的问题和责任都会相对谈化或者成为复盘提升资料甚至是趣谈。 而当一个项目黄了后,过程中所有的亮点和功劳都没有意义,没人记得。 让一件事成功是我方及多方的最大利益方向,不用那么纠结过程中某一个问题和黑锅而起冲突起导致整个项目失败。
然后是优先承认,优先承认是一种态度,开放沟通开放表达的态度。 从实践来看,当优先承认自己问题后,协作方也往往会放下芥蒂客观讨论(产研同学多数是单纯善良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建立了对抗心态。 这非常有益于项目的推进、协作的优化甚至个人信任的建立。
我师兄是一个10多年老阿里,他把这一条戏称为,聊任何矛盾之前先自砍一刀(甚至没刀也找一小刀,缓解对抗意识)。 这对我协作多非常受用,高效的支撑了多次的跨BU、跨BG的推动和协作。 有好几次协作别人聊不下来,我能下来,而我本质上不是沟通型人才,就得益于此。
接受标签、能撕标签
从对个私人关系来看,我认为去标签化某个人,是不礼貌的,有时容易不准确。
不准确是指能忽略了评价样本的代表性、丢失了全面性、也忽略了人的改变提升的可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标签在潜意识里用于描述事物了相对稳定的特性。
不礼貌,重点是指负向标签,尤其是因为自身认识水平不足、样本代表性问题,错误地给对方贴上一个负向标签尤其不礼貌。这里有一个长见的场景-面试:如果候选人是优秀的P7水平,让一个P6同学去做面试官,很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自家的一些面试评价,可能会也找到相同的例子。
但从协作上看,贴标签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为了快速建立对一个人的认识,大家相互之间都会用标签也简化画像。比起一片论文式的技术自评和项目经历表述,“技术牛”是一个很简单高效的方式,虽然可能丢失了细节、全面性甚至准确性。多方协作大家还是讲究效能的,这既是人的本能、也有协作场景中的必要的。
前几年我非常排斥被别人贴标签,尤其是当对方贴给我一个不全面、不准确的标签时,我会有明显上情绪上的波动和委屈。有一个例子,我上一家公司是一家头部电商公司, 我面试了两次才得到offer,当进去之后,我无意从内网中找到了自己的初次面试评价,看到对面试官因自知或者沟通不足而打上的一些标签,当时的情绪波动是明显的。 尤其考虑到这个同学,是当时我子团队的一员。
坦白讲当时为了证明,针对那些评价,我卯足了劲在实际工作中向他证明-你错了。在行为过程中一个一个的撕下标签。一开始我是有对抗性地证明意图,但后面我发现,这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协作关系建立模式和自我提升模式。
如果对方给了你一个准确的、负向标签,那通过提升和行动去撕掉它,既有利于自升、也有利于信用建立。
如果对方给了你一个错误的负向标签,那是不可能用嘴巴讨论清楚的,口舌之辩最终多演变为对抗情绪,而用行为去撕掉是最有效、且能够赢得信任的方式。
2022-12更新:最近重读古典老师的《跃迁》,发现自己的实践范围还是小了一些。跃迁中的方法可适用多个成长阶段的瓶颈突破,这次读又有一些新的启发。推荐阅读。
对比起到BD、PD当中善于协作的同学,这些方式很原始也笨拙。但对没有沟通天赋的技术型同学,可能算一个经历参考。强调下这不是“成功案例”的分享,只是“案例”的分享,甚至上述原则我也无法在执行时常态化保持,也会有波动。
同时也很幸运,在每家公司都能获得部分上下级的信任,有可能就是单纯对方的善良给了我信任,而并非我做了什么赢得了什么。有些信任确实是因为对方的简单善良而获得的。